根据网络安全审查结论及发现的问题和线索,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依法对滴滴全球股份有限公司涉嫌违法行为进行立案调查。经查实,滴滴全球股份有限公司违反《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的违法违规行为事实清楚、证据确凿、情节严重、性质恶劣。
7月21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依据《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行政处罚法》等法律法规,对滴滴全球股份有限公司处人民币80.26亿元罚款,对滴滴全球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程维、总裁柳青各处人民币100万元罚款。
重点解读
- 一是违法收集用户手机相册中的截图信息1196.39万条;
- 二是过度收集用户剪切板信息、应用列表信息83.23亿条;
- 三是过度收集乘客人脸识别信息1.07亿条、年龄段信息5350.92万条、职业信息1633.56万条、亲情关系信息138.29万条、“家”和“公司”打车地址信息1.53亿条;
- 四是过度收集乘客评价代驾服务时、App后台运行时、手机连接桔视记录仪设备时的精准位置(经纬度)信息1.67亿条;
- 五是过度收集司机学历信息14.29万条,以明文形式存储司机身份证号信息5780.26万条;
- 六是在未明确告知乘客情况下分析乘客出行意图信息539.76亿条、常驻城市信息15.38亿条、异地商务/异地旅游信息3.04亿条;
- 七是在乘客使用顺风车服务时频繁索取无关的“电话权限”;
- 八是未准确、清晰说明用户设备信息等19项个人信息处理目的。
网友点评
掌握了大量用户核心敏感信息,可以用作极为危险的军事攻击用途,替敌军指示攻击目标,讲可能导致重大平民伤亡的信息提交给外方,这就是明目张胆的间谍行为,这种行为不处理,简直是自毁长城、自投罗网!
再次强调一遍,别在那儿刷什么“泄露国家工作人员行程信息”,这个信息很重要,但是远不如大量平民日常行程信息重要,后者是可以为核攻击、战略打击提供目标、增强杀伤效果的!
这不是极个别国家工作人员、核心敏感单位的事情,是直接关系到中国国家战略安全的间谍事件,可以根据滴滴窃取的行程数据,对我城市道路情况、交通峰潮信息以及人流物流信息进行分析,从而提高核打击效果,提高同等条件下核武器及生物、化学武器等大规模杀伤武器的毁伤效果。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钢筋混凝土建筑物对于核武器打击有很大的屏蔽效果,不在爆心投影点附近,直接死亡的概率要小的多,而且核爆炸的热、光、核辐射杀伤效应也会被厚重的钢筋混凝土屏蔽掉很多,如果核武器投放时间精准定于地面交通高峰,则造成的一次杀伤效果自然要好得多。
出卖核心敏感信息,将大数据服务器放在国外,到国外上市并提交本公司核心信息,这都是明确无误的叛国、间谍行为,滴滴的行为尤其可怕,直接针对平民的生命安全犯罪,支持重罚,直接罚破产是对的。
文章声明
本文为匿名网友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删文。